资料下载
  资料下载
  资料下载
     
 
 
“扬州漆器”地理标志商标介绍

发布人: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时间:2023/7/5           
 

2004年9月9日,“扬州漆器”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2006年5月20日,“扬州漆器髹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由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牵头,在扬州市工商局和邗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申报“扬州漆器”地理标志为集体商标,同年六月收到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同意申报的批复,八月份收到扬州市政府同意申报的批复。经过几个月的前期工作于2017年3月28日,“扬州漆器”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一、“扬州漆器”地理标志所涉产品的产地范围

1、使用“扬州漆器”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所涉商品的生产地域范围包括:处于北纬32度15分至33度25分、东经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间。其范围包括:扬州市区东至泰州路、南至盐阜路、西至国庆路、北至梅岭路区域之间;邗江经济开发区银柏路、牧羊路和扬力路区域内;以及邗江区杨庙镇、霍桥镇;广陵区马太路和剪刀巷区域;江都区仙女镇。上述区域日照充足,气候温暖,属典型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平均温度为15.8℃,温湿度差较小,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扬州漆器的大漆涂刷和干燥。

2、之所以在这块区域作保护工作,是因为上述区域盛产扬州漆器底腻所需的主要填充材料原生黄粘土,该粘土成分主要为较高含量的氧化硅氧化铝,含沙粒少、黏性高,水分不流失,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保证了扬州漆器产品表面细腻平整、耐冲击、不易裂、附着力强的质量要求。

二、“扬州漆器”地理标志所涉产品的特色与优势

扬州是中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漆器的重点产区。中国天然大漆是“扬州漆器”主体原料,决定着漆器品质的好坏。中国天然大漆靠其成份中含有活性“漆酶”来干燥,要具备摄氏温度1535度,湿度80%左右的苛刻条件下才能干燥。扬州地处长江下游,春秋两季气温和湿度最符合中国天然大漆干燥的要求;特别是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扬州进入梅雨期,呈高温高湿,气温在24°至34°之间,同时伴有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更适合中国天然大漆的涂刷干燥。

同时,扬州漆器刻漆、镶嵌、雕填等各种装饰工艺,在坯件上都需要一定厚度的底腻,而底腻必须使用高质量的锻烧灰作为填充物进行调制髹涂,才能保证装饰工艺质量和艺术效果。扬州市北郊有一种砖瓦粘土,是扬州独有的矿产资源,本地人称之为瓦灰,属易熔粘土,耐火度达1350℃。两千四百年来扬州漆器生产所用产品底腻,均使用这种特殊的砖瓦粘土,进行加工搅拌,锻烧,粉碎成不同目数,作为粗、中、细三种合成底腻的填充材料,用这个特殊锻烧灰和其他配料调成的腻子,髹涂在产品坯件上,合成灰分三种,分别是粗灰(底灰)、细灰(刻的部分)和干磨灰(找平用),三种灰的冲击强度不同,干磨灰最低为8Kg/cm、耐热性在50摄氏度下放置4小时无裂纹,耐腐蚀耐水性放在25度左右的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不起腐、柔韧性达到25毫米不易裂、附着力强,便于工艺操作,产品外表达到细腻平整、内在质量好。因此,2000多年来扬州漆器始终能坚持生产不断发展,扬州气候和地理条件是适应髹涂中国大漆的根本因素。

中国漆器的其他流派相比,比起北派漆器的珠光宝气、古朴沉稳的特色,“扬州漆器”在制作手法和工艺上具有着南派漆器的隽秀精致,在产品的造型和气势上又常见北派漆器的雄浑和博大,有着兼具“南秀北雄”之美誉。“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绚丽典雅、造型古朴庄重,同时将欣赏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扬州漆器按照造型和用途划分为屏风、家具、杂件三大类,以屏风、家具为主,屏风和家具产量占扬州漆器生产总量的60%以上。

“扬州漆器”制作技艺主要有十大工艺门类:点螺工艺、雕漆工艺、雕漆嵌玉工艺、刻漆工艺、平磨螺钿工艺、彩绘(雕填)工艺、骨石镶嵌工艺、百宝嵌、楠木雕漆砂砚工艺、磨漆画制作工艺。其中点螺工艺、大漆调配、漆灰比例等均为保密工艺。在工艺特点上,点螺工艺作品具有薄如蝉翼、小似针尖、五光十色、随光变幻的艺术特色、雕漆嵌玉工艺作品则具有色彩纯正,刀法圆润、纹样精美,图案生动的艺术特点。彩绘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漆器工艺品种。其工艺采用中国大漆与入漆色调制成各种色彩,按画面及工艺要求绘制在髹好的漆面上,可反映不同时代的画面,色彩雅致,气韵生动,具有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三、“扬州漆器”地理标志背后的历史、文化及人文小故事

扬州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我国水陆交通的枢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都会,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港埠,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扬州人民创造了驰名中外的艺术珍品——扬州漆器。

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与扬州的历史几乎同时形成。在扬州博物馆陈列有一件1967年从扬州邗江西湖镇湖场村战国墓葬中发掘出土的漆器圆盘。该圆盘为木胎内造,底色髹朱红漆,以黑漆彩绘云水纹样,保存较为完整,颇能体现当时的工艺制作水平。该圆盘的出土充分表明扬州漆器在战国时期就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这也是目前扬州发现的本地最早的一件漆器作品。

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从扬州近郊近百座的汉墓包括著名的广陵王刘胥的墓葬中发掘出土了近万件漆器。其中很多是A级和B 级文物,历史价值非常的丰厚。

明代出现了著名的漆艺大师江千里,擅长软螺钿。时有“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的对联。清代则出现了众多见诸历史记述的漆器手工艺人,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卢葵生。在卢氏手上,扬州漆器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有着“漆器自卢葵生后为扬州特产,销行甚广” 的定位。卢葵生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为漆砂砚。

清末初扬州梁福盛漆器名声远扬,享誉四海。其漆器品种有:挂屏、围屏、台屏、楹联、匾额、招牌、捧盒、书盒、什锦、提盒、花盆、砚盒、首饰盒等,其工艺装饰有螺钿、雕漆嵌玉、骨石镶嵌、刻漆、雕漆、勾刀、彩绘、八宝灰、堆漆和玉石扎花等。文献记载扬州梁福盛漆器资料颇多。

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扬州漆艺人不仅恢复了扬州传统的漆器工艺,而且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断努力进取,扬州漆器厂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漆器行业规模大,品种多,影响深,技术力量雄厚的重点产区。扬州漆器工艺重放异彩,有多件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和在国家重要场所陈列。60年代初制作的雕漆嵌玉《和平颂》、《喜鹊登梅》大挂屏,陈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内。70年代初期创作的平磨螺钿《南京长江大桥》挂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受到过毛主席的赞扬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领导人。

四、“扬州漆器”制作技艺中的三大类

“扬州漆器”按装饰工艺分十大类,其中尤以雕漆嵌玉、平磨螺钿和点螺三大类影响较大,名扬海内外。

其中雕漆嵌玉为扬州独有的名贵漆器工艺品种。雕漆工艺先在所制器物之上髹涂近百层到几百层中国大漆,雕刻成各种国案和锦纹,纹样精美,形象生动,刀法圆润,色泽纯正,各种图案栩栩如生。雕漆工艺创制于唐代,到了明清时期,在雕漆图案和锦纹上,又创制了百宝镶嵌,即选用翡翠、玛瑙、青金、白玉、珊瑚、碧玉、珠贝、象牙等几十种高档材料,雕琢成各种浮雕图案镶嵌在雕漆工艺之上,成为扬州独创的雕漆嵌玉高档漆器。有多件作品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平磨螺钿漆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工艺产品。其装饰工艺选用珍珠贝、云母、石决明等材料,经打磨成不同色彩的薄片,根据画面需求切拉成各种块面,平嵌在各类器物漆坯上,经过精致髹漆工艺,使产品具有光亮如镜、清丽照人、黑白分明、高雅素洁、图案精美的艺术效果,既适合家具、屏风、挂屏产品的装饰,更适合各种礼品和旅游纪念品装饰范围,平磨螺钿漆器具有浓厚的扬州地方风格。

点螺漆器,“点”指的是技法,“螺”指的是材料,即选用自然色彩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高档材料精制成薄如蝉翼、小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点填在平整光滑的漆坯上,经过精致的髹漆工艺,使点螺漆器具有图案精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光华夺目、明亮如镜的艺术风格。其工艺创制于唐末时期,清后期失传。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经三年多的调研试制,扬州漆器厂于1978年恢复了扬州独有的这一珍贵漆器品种,被国家作为重点保护的高档工艺品。有多件作品被选为国礼或被国家作为珍品收藏。

五、“扬州漆器”具体地理标志使用的管理措施

2016年9月21日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成立了扬州漆器产品监测检验小组,严格要求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地理标志产品 扬州漆器”国家标准GB/T 19959-2005。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同时制定了“扬州漆器”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规则。此后“扬州漆器”被扬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集中管理。想使用该集体商标的企业一定要符合条件,对于有假冒侵权行为的企业和个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

 
 
 
     

网站首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动态 | 行业要闻 | 会员之窗 | 大师名家 | 精品新作 | 政策法规 | 艺苑论坛 | 资料下载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扬州工艺美术协会   苏ICP备15026107号-1
联系地址:扬州市花家巷12号  联系电话:0514—87938172  传 真:0514—87938172  邮 编:225002  
Copyright@2011-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